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噶瑪蘭族

樂舞文化
    噶瑪蘭族的歌謠在蘭陽平原時,有噶瑪蘭與哆囉美遠兩大風格;到達花蓮平原後因與阿美族人接觸頻繁,進而吸收了阿美曲風;部分也有日本東洋曲風與漢語流行曲風的加入。噶瑪蘭族歌謠按照功能,可略分為儀式性歌謠、休閒工作與社會歌謠三類。
(一) 儀式性歌謠
  主要為巫師替人治病時所吟唱的歌謠,祭師進行隆重且重大的少女治病儀式稱為kizais,整個過程包含一套儀式歌曲,用來召喚祖靈、治療與送靈。這些歌曲包含〈呼喚祖靈之歌〉、〈取靈絲〉、〈作法〉、〈病癒〉、〈敬拜神靈〉、〈送走神靈〉,主要風格屬於有節形式風格,緩慢重複的曲調中,專注誦唱具意義的咒語詞句。
(二) 休閒工作歌謠
  工作休閒歌謠包含工作、休閒時唱的歌曲,有〈慶豐年〉、〈搖籃歌〉、〈打仗〉、〈慶功會歌〉等這些古老噶瑪蘭曲風的歌謠;以及以阿美族、東洋曲風為底,加上噶瑪蘭族語為歌詞的即興歌謠,像是〈懷念故鄉〉、〈捕魚歌〉、〈採野菜〉等。休閒工作歌可以因為歌唱對象、場合的改變,加上演唱者的心情而有各種即興變化,主要風格是吟詠轉折豐富的前倚音。
(三) 社會歌謠 
  歌謠的傳唱經常伴隨著舞蹈 社會歌謠常引用阿美族曲、日本曲或新創曲,搭配噶瑪蘭族語的歌詞,用以抒發感情、激勵族人,或表現時代精神。民國73、78年(1984、1989)花蓮新社的族人返回宜蘭探訪老部落,把阿美族歌曲改編成〈祖先的部落〉、〈回宜蘭〉;將日本歌曲改編成〈歡迎歌〉、〈戀歌〉、〈離開故鄉〉;也有重新創作的現代民歌,像是由潘金榮先生所做的〈咱們噶瑪蘭人要起來〉,其因具激勵噶瑪蘭人認同族群文化的元素,而成為民族歌謠的代表。社會歌謠由於吸收不同民族/時代的曲風,並以歌詞表述生活事件與社會議題,因此成為具有時代意義的歌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