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多年前北投是凱達格蘭族的居住地,如今北投已成為國內外知曉的著名觀光熱點,但對於這個地名,卻不真的明白名字背後,關於凱達格蘭族舊社的故事。
(一)社名
在西班牙及荷蘭檔案文獻中,日後稱為北投社的原住民村落,一般記為Kipatauw。北頭、八頭、八投,皆為凱達格蘭族語Patauw的閩系臺語譯音。當時,沒有人知道社名的意思,直到日治初期,學者伊能嘉矩來到這一帶調查,指出patauw是女巫之意。但不同於多數隱匿在歷史中的社名,日治時期的北投成為庄名,並在日後經過北投鎮的階段再改為區名,在臺北人的空間知識中占有一定的位置。
(二)人口
17世紀中葉,Kipatauw大概有30幾戶、100多人,雖然人數不多,卻不絕如縷,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,都有若干家戶與人口留存(如1920年有18人)。後來,由於嗄嘮別社族人的加入(人數增長到65人),共同構成北投社的人群內涵。
(三)北投社在哪
早期的歷史文獻中,北投社有內、外之別,內北投約在今臺北市北投區的清薛、長安、中正、中央、溫泉、中心、清江、八仙等里,外北投則指新北市淡水區的北投里一帶。19世紀中葉後,所謂「北投社」已經限縮在內北投一帶;1896年伊能嘉矩調查的當時,北投社大概僅餘磺溪北岸的部分地方。與北投社相鄰的嗄嘮別社(約在今北投區關渡、一德、桃園、稻香四里)因遷徙移動,而與北投社混居。在今日的共識與理解中,北投地區的凱達格蘭族村社主要指頂社、中社與下社這三個地方,即是由兩社族人一起組成。
(四)遷徙
生活在北投社的凱達格蘭族人,先前因為清代漢人的大量移入,生存空間已大為縮小,原本居住在三層崎(頂社)的凱達格蘭族人,在日治時期因為製窯場的設立,被以不合理的低價強制收購土地,頂社的族人因此移居中社(現政戰學校)、番仔厝(現臺北市私立幼華高級中學對面),或是離開北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