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撒奇萊雅族

祭儀信仰
  撒奇萊雅族的傳統信仰相信萬物有靈,超自然力量無所不在,而與超自然力量的溝通要透過能與神靈溝通的mapalaway 進行。傳統神靈可略分為萬物神(Malataw)、守護神(Dungi’)、祖靈(Ditu nu babalaki)跟自然界的靈(Ditu),各有執掌跟祭祀方式,近年來因為族群接觸與宗教傳播的因素,也有族人信仰漢族宗教、基督宗教。
  撒奇萊雅傳統神靈觀念影響了族人的生活與健康,發展出農耕相關的播種祭、收成祭、豐收祭、收藏祭與祈雨祭,還有祭祀河川海神的祭典。這些祭典儀式按照撒奇萊雅族人的pasavaan(春)、ralud(夏)、sadinsing(秋)、kasinawan(冬)四季觀念依序進行。播種祭在年後農曆2、3月間,海神祭則在農曆5、6月間,豐收祭在收穫後的農曆8月,收藏季則在年末進行。這些農耕祭儀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,已經逐漸簡化,目前以豐年祭為固定辦理的祭典儀式。1.農耕祭儀傳統農耕祭儀以小米為中心,因此發展出根據小米生長季節而產生的播種祭、豐年祭、收藏祭。小米農耕的相關祭典因為經濟與糧食作物變成水稻,辦理時間逐漸改為配合稻米收穫工作進行。
(一) 播種祭(mitiway a lisin)在農曆2、3月間,由播種祭召集人cilisinay召集進行。播種祭除祭祀造物神Mapalaway外,以進行播種為主要工作,播種後男子前往捕魚並聚餐。餐後各戶準備小米或狩獵物給本次播種活動召集人,以表達工作圓滿之意與謝意。目前播種祭典已有一段時間沒有舉行。
(二) 豐年祭(kailisinan)豐收祭典於小米收成後進行。小米在收割的時候,就要編織山棕葉來綁小米穗,並準備糯米年糕、酒、檳榔放在門口,由神職人員Mapalaway分配給家中有成員傷亡的家庭,稱為patongi’。patongi’之後,才開始舉行malaliki’,族人著正式服裝由頭目帶領進行祭祀,感謝創造之神Malataw 護佑農作收成。祭典最後以慶祝餐會paklang作為結束,也就是前往捕魚後,將魚獲搭配糯米飯進行的會餐。
(三) 收藏祭(musinga’)小米或旱稻收割後,由各家決定午後的入倉時間,入倉後,要做tunu’(撒奇萊雅族稱為tunu’)(糯米團)來祭拜作物神。
(四) 海神祭(mila’dis)農曆5 月到6 月間進行,由頭目主持,祭祀萬物創造神太陽神(Malataw)與河川海神(Kavit)。海祭的辦理時間,傳統上按照天候氣象決定,目前則以國農曆來作為辦理時間。祭拜海神Kavit 使用小米糬、米酒、香菸跟檳榔作為供品,結束後則下海捕魚,同時代表著捕魚季節的開始。目前海祭祭典在磯崎(Kaluluan)部落仍持續舉行。
(五) 火神祭典(palamalan a lisin)火神祭以光緒4年(1878)加禮宛事件為祭典核心概念,屬於跨部落的全族紀念性活動。加禮宛事件發生時,達固部灣部落(Takubuan)是當時最大的部落,部落外圍種有刺竹防禦。清兵因刺竹隔離而無法接近部落,最後引火射箭攻擊,造成部落茅草屋燒毀、族人傷亡。之後,族人因分散各地而無法祭祀事件中傷亡先祖。撒奇萊雅族因遭歷史事件的祝融吞噬,而致民族文化發展受挫。歷經一世紀後,族人以火神祭典弔唁祭祀頭目夫婦以及在加禮宛事件中犧牲的族人。
火神祭典除了紀念歷史事件外,更具有凝聚民族認同的意義。火神祭典的儀式有:1、迎神,2、祈福,3、繞境,4、祭神,5、送神。
1、 迎神(Di’tu)迎神的目的是燃煙告知神靈與祖靈。燃煙儀式之後,由五色使者持火把繞行達固部灣部落(Takubuan),並在定點進行招喚祖靈到會場。等到祖靈陸續進入會場後,接著迎請火神進入會場。
2、 祈福(milunguc)祝禱司與五色使者在會場中六個地方,讓族人繞行並接受消災祈福儀式。
3、 繞境(misaliyuk)青年階級成員按照加禮宛事件中的避難路線巡禮繞行。會場中則引唱豐年祭中的〈召集舞 u-u-u-〉、〈迎神曲〉與〈豐年祭勇士舞〉等歌曲,其中火神祭(palamal)中的〈召集舞 u-u-u-〉被當成火神祭典主要的頌神曲。
4、 祭神(mibetik)族人吟唱祭歌頌神曲〈u-u-u-〉,接著以檳榔、荖葉、糯米糕、小米、生薑、酒、刺竹、鹽等進行祭祀,並藉由風車、煙、陀螺、陶壺、陶杯等媒介物轉化給天地祖靈。祭祀祖靈儀式結束後,則引火燒化火神祭壇。
5、 送神(padungus tu Di’tu)由撒奇萊雅族主祭者宣達旨意,主辦部落主祭、火神使者及部落頭目帶領祭眾族人領唱祭歌並繞行祭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