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布農族

歷史遷移
    布農族(Bunun)現居在中央山脈及其東西側,以bunun 一詞來稱呼自己,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後成為族名沿用至今。布農族的起源有糞生、石生、葫蘆生等多種不同的神話傳說,流傳較為廣泛的有葫蘆生與糞生故事。前者傳說在遠古時代,有一天從天上掉下了一顆葫蘆,裂開之後,從葫蘆裡走出了一對男女,這一對男女的後裔就是現今的布農族人。後者傳說遠古時代有兩個洞穴,Naihai 蟲將糞便做成球的形狀,然後投入兩個洞裡,其中一個洞出現一位男人,另一個洞出現一位女人,兩人成長後結為夫妻,生下子女後繁衍成為各社群祖先。
    根據遷徙傳說,布農族原先居住在玉山及其北側群峰,後漸漸往山下Lamungan 之地移動。為了因應環境需求漸漸擴展至西部平原海岸,十七世紀後漢人武力擴張其勢力,布農族人漸退回Lamungan之地後,由中部往東進入山區,再陸續遷徙至花蓮、臺東、高雄山區。布農族分布範圍廣闊,族人也特別重視遷移歷史。十七世紀以前,布農族原來居住在中部山區與西南部海岸地帶(濁水溪上、下游及其沿岸),後來在Lamugan故地會合後,前往南投縣山區發展。
    十八世紀初開始,從南投縣山區越過中央山脈往花蓮縣方向移動,接著又到了臺東縣、高雄市交界山區。日本殖民統治時期,因日本政府強勢將布農族人領地公有化,山地軍事統治化,造成族人不滿,反抗事件時有所聞;重大的反抗事件有大正3年(1914)「大分事件」、大正5年(1916)「丹大事件」、昭和7年(1932)「大關山事件」等,這些事件也促使政府施行「集團移住」政策,造成族人被強迫移居至現今部落。布農族與日本政府的關係緊張,直到中華民國政府時期才解除,經過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強制遷徙後,已無大規模的移動,倒是因為集團移住的關係,與其他民族共同生活,影響了各地區族群關係的發展。
    二十世紀民族學研究者調查時,以方言與風俗上的差異,將布農族分為六個亞群:
(一) 卓社群(Takiitudu)位於南投縣濁水溪上游流域,北與賽德克族為鄰,部落主要在南投縣仁愛鄉萬豐、法治、中正、望鄉、久美等村落。
(二) 卡社群(Takiibakha)原居南投縣信義鄉卡社溪流域,主要部落有仁愛鄉中正村與信義鄉潭南等村落。
(三) 巒社群(Takbanuaz)相傳是布農族最古老的部落,目前分布在南投縣濁水溪支流巒大溪流域,以及花蓮縣秀姑巒溪上游太平溪等地,橫跨中央山脈東西兩側,主要部落在南投縣信義鄉、花蓮縣卓溪鄉及臺東縣海端鄉等行政區內。
(四) 丹社群(Takiivatan)位於信義鄉濁水溪上游的丹大溪流域,丹社群主要部落在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、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、卓溪鄉等村落,部分族人經移動後到達東部海岸平原,包含長濱鄉南溪、瑞穗鄉奇美等地。
(五) 郡社群(Isbubkun)原居南投縣信義鄉郡大溪流域,以及陳蘭溪流域,後東遷到花蓮縣太平溪、拉庫拉庫溪流域、臺東縣新武呂溪流域、高雄縣荖濃溪、楠梓仙溪流域。郡社群在布農族各亞群中人數最多,佔了人口的半數以上。主要部落在南投縣信義鄉、臺東縣海端鄉與高雄市那瑪夏區、桃源區各村。
(六) 蘭社群(Tapukul)蘭社群約於十八世紀一分為二,Isbabanal與郡社區為伍,而語言終至消失,分布與郡社群一致,另一支Tapukul 由塔塔加下至那瑪夏溪西側遷移至現那瑪夏之對岸,介於鄒族和卡那卡那富族間,與鄒族部落來往密切,受鄒族影響較大,加上人數不多,終至隱沒於鄒族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