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阿美族

歷史遷移
    阿美族自稱為「pangcah」(邦查),含有「人」、「同族人」的意思,臺東的阿美族人多數住在卑南族的北邊,被卑南族人稱為「Amis」,有北方人、北方民族的意思,後來受到學術界的採用與傳播,成為廣為人知的族群名稱。阿美族的起源神話中,有「創生神話」以及「發祥傳說」兩大類別系統;北部阿美族人傳說祖先是由神降生而來,南部阿美族人認為祖先是由石頭誕生而來。
    阿美族是原住民族群中人口最多的一族,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以東、立霧溪以南的平原地區,包含臺灣東部的花蓮、臺東兩縣,以及屏東縣的恆春半島。阿美族人分布遼闊,按照區域與風俗可區分為北部阿美(又稱為南勢阿美)、中部阿美(包含花東縱谷的秀姑巒阿美與海岸地區)、南部阿美(包含臺東阿美與恆春半島的阿美族)三大區塊。阿美族人與外人接觸的歷史紀錄,最早可追溯到四百年前荷蘭金礦調查隊的相關資料,不過阿美族與外界積極、密切的互動是在清朝統治臺灣的最後20年。
    清同治13年(1874)發生牡丹社事件,為恐怕國際勢力介入原住民地區,清朝推動開山撫番政策;除開闢北、中、南通往東部的道路,並鼓勵漢人前往東部發展。為了闢建道路,清朝過度徵調族人整飭道路,雙方因溝通不良而發生衝突;光緒3年(1877)年東海岸的靜埔與港口部落聯合反抗清軍,被稱為「大港口事件」。清末也因為漢人的移住,阿美族人逐漸與漢人有比較頻繁的接觸,學習到水稻耕作技術外,亦認識到漢人的文化與風俗。
    二十世紀初日本殖民統治時期,日本政府在山腳設立隘勇線,防守太魯閣族與布農族,並要求鄰近的阿美族部落協助,日方強勢的作風導致阿美族人群起反抗。日明治41年(1908),花蓮七腳川社因為日本政府藉口隘勇脫逃、怠忽職守,欲大力建設東臺灣而遭到掃蕩,被稱為「七腳川事件」。明治44年(1911)東海岸的麻荖漏部落(Madawdaw)、都歷部落(Turik)又因被日人羞辱苛責而發動抗日,稱為「成廣澳事件」。阿美族人的部落式民族社會,在歷經衝突與調適後,才逐漸與外來的國家力量取得平衡。民國50年代(1960年代)起,都市就業機會增加,阿美族人也因而遷居到各城市中,在臺北市、新北市、臺中市、高雄市、花蓮市等都會區形成新部落,屬原鄉地區外的都市阿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