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撒奇萊雅族

歷史遷移
    撒奇萊雅族(Sakizaya)的傳說中,祖先由海外遷入東部後落腳花蓮平原,在十七世紀荷蘭、西班牙的紀錄中,就曾經出現過。十九世紀末期,清朝開始積極經營東部與山區,進駐花蓮平原後,因為官兵態度蠻橫、處事不公,侵擾各原住民族的生活,導致撒奇萊雅與噶瑪蘭族聯合抵禦,在清光緒4年(1878)發生了稱為「達固部灣事件」(加禮宛事件)的抗清戰爭。本次戰爭造成撒奇萊雅族人傷亡、部落遷居、語言與文化隱匿一世紀之久,深刻衝擊撒奇萊雅族人的傳統文化。撒奇萊雅人受到加禮宛事件的影響後,族人流散、遷徙並沉寂隱匿一世紀,期間因為多居住在阿美族部落中,與阿美族互動密切,逐漸模糊原有的主體文化。
    二十世紀部落邁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,人類學者將撒奇萊雅族的社會文化特質,視為阿美族文化的一部分。二十世紀末期,撒奇萊雅人由歷史脈絡中理出文化特質,除了表現在民族服裝與火神祭典當中,並推動民族自覺的文化運動。民國96 年(2007)成為官方公告承認的原住民族。撒奇萊雅族人以花蓮平原為主要分布地點,之後因「達固部灣事件」政權轉移而使社會環境急遽改變,除在花蓮平原中移動外,也在花東縱谷、海岸等地建立部落。
    目前,撒奇萊雅族人數較多的部落,有新城北埔(Hupu’)、花蓮市國福里(Kasyusyuan)、國福社區(Cupu’)、美崙(Pazik)、撒固兒(Sakul)、瑞穗馬立雲(Maibul)、壽豐月眉(’Apalu)、鳳林山興(Cilakayan)、壽豐水璉(Ciwidian)與豐濱磯崎(Kaluluan)等為主。近年來,因為整體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,也有不少族人遷往大臺北都會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