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鄒族

歷史遷移
    鄒族(Cou)居住於臺灣中部的玉山西南方,以嘉義縣阿里山鄉為中心,部分在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,往南則因遷徙而到達高雄市那瑪夏區。鄒族的名稱是以自稱Tsou為族名,語詞的意思是人。在鄒族的傳說中,大神哈默用楓葉創造鄒族人跟瑪雅人,再用茄苳的葉子創造平地人,並從玉山逐漸遷徙到現居地。鄒族分布在嘉義縣阿里山山區曾文溪流域、濁水溪流域的上游;有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、特富野,與南投縣信義鄉久美的魯夫都群三大社。
    鄒族在相關歷史資料中,早在十七世紀荷蘭人的紀錄裡,就已經有達邦、特富野部落的存在。十八世紀之後,鄒族與清朝之間互動逐漸密切,除了象徵性的進貢租稅給清朝外,也將土地租給漢人拓墾耕佃,並在林爽文事件中協助清朝防禦山區治安。當時,具有山產物資交易權利的通事吳鳳,因過度剝削交換利益而遭出草,被在清朝之後的日本政府放大渲染,成為政策宣傳的工具。
   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,鄒族人與日本政府之間和睦相處,有兩個可能原因,其一為日本人初次到阿里山時,是獲得部落認可後才進入部落;其次是鄒族人認為日本人是洪水傳說過後,與鄒族人分散的兄弟族群瑪雅族(Maya),因而以接納、交流的態度面對。日據時代,鄒族部落領袖接受語文、醫療、農業等各方面的教育,並無與日本政府對立與反抗事件發生。
    中華民國政府初期,鄒族因為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牽連,折損部落的菁英分子。民國70年代(1980年代)之後,鄒族積極投入社會運動,為原住民族爭取權利,像是拆除吳鳳銅像的反污名化運動,以及駁斥政府、社會對吳鳳神話的渲染與誤解。此外,早期民族分類上劃歸鄒族的卡那卡那富、拉阿魯哇族,過去因為相對於北邊的鄒族而被稱為南鄒族,兩族人因為具有獨立民族意識,經爭取後也在中華民國103年(2014)成為卡那卡那富族與拉阿魯哇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