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賽德克族

歷史遷移
    賽德克族(Seediq/Sediq/Sejiq)發源於中央山脈(Pusu Qhuni/RmdaxTasil),是世代口耳相傳的起源地,今被稱之為牡丹岩。賽德克族的祖先從起源地歷經遷徙後,到達德鹿灣(Truwan;都達群稱之為Plngebung,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內)定居、繁衍。
    賽德克族人在德鹿灣(Truku Truwan)生活一段時間後,因為人口增長與土地不敷使用,約在十八世紀漸次遷出德鹿灣,並且因為遷居地區而有不同的稱呼,遷至德鹿灣對面較低地區(今春楊對面山區)之霧社,稱為德克達雅(Tgdaya);越過奇萊山到達德布閣(Tpwqo)、古白楊(Kbayan)、布洛灣(Browan)等地的族人,稱之為德魯固(Truku,或寫為太魯閣(Truku))群;另部分族人則越過合歡山北峰,到達上梅園竹村等地,這些族人則被稱之為都達(Toda)群。
    賽德克族在遷居德克達雅(Tgdaya)、都達(Toda)、德魯固(Truku)三地後,形成三個地區的群體認同,並使用賽德克族都達(Sediq Toda)、賽德克族德克達雅(Seediq Tgdaya)、賽德克族德魯固(Sejiq Truku)三語詞來作為群體間的識別。德克達雅、都達、德魯固群系分布如下:
(一)德克達雅(Tgdaya)
    清領時代與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調查的文獻,將德克達雅的勢力領域範圍用地名記載為霧社群(南投)、木瓜群(花蓮)。
    南投的德克達雅系:分布於仁愛鄉霧社與盧山間的濁水、眉溪流域。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因霧社事件,霧社以東者被迫遷至北港溪中游之清流、中原地區(今仁愛鄉互助村),原住眉溪東方深山者,遷居南山溪一帶之溪谷(今仁愛鄉南豐村境)。目前,族人以南投縣仁愛鄉的互助、南豐、大同等村為主要居住地點。
    花蓮的德克達雅系:分布於花蓮木瓜溪流域。清領時代末期受太魯閣族人勢力擴大影響,遷居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村與萬榮鄉明利村兩地。戰後民國34年(1945)前後,又遷移至秀林鄉的佳民、富世村,部分往南遷居至萬榮鄉的見晴、萬榮村。
(二)都達(Toda)
    都達(Toda)早期居住南投時,領域範圍以德克達雅北面的平靜山區一帶。十八世紀族人越過合歡山北峰,到達花蓮山區陶賽溪上游、中游,稱為都達(Toda,或寫為道澤、陶賽)。目前,主要分布於南投縣仁愛鄉精英、春陽村,及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、崙山村為居住地。
(三)德魯固(Truku)
    德魯固有時寫為太魯閣(Truku),早期居住在南投縣仁愛鄉靜觀一帶,遷居到花蓮後主要以立霧溪流域為範圍。目前德魯固群的分布,南投縣以仁愛的松林、廬山、靜觀部落為主;花蓮縣以秀林、萬榮兩鄉為範圍,部分在卓溪鄉的立山與吉安鄉的慶豐、南華與福興等村。
    賽德克族於十八、十九世紀,在中央山脈兩側的南投、花蓮兩地拓展出勢力範圍,在二十世紀初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,賽德克族部落領域被認定為國有,加上受到日本警察的歧視,使德克達雅群系的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,於昭和5 年(1930)在南投霧社發動震驚國際的抗日事件,歷史上稱為「霧社事件」。霧社事件是賽德克族日治時期最後一次的武裝抗日行動,震驚了日本總督府當局與國際社會,在臺灣歷史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。
    民國90年代(2000年代),賽德克族人基於對德克達雅、都達、德魯固三群共同歷史的認同,以「Sediq Balay、Sejiq Balay、Seediq Bale 賽德克族」為名發起向政府請願的正名運動,並於中華民國97 年(2008)公告認定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,稱為賽德克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