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制度
(一)語言
卑南族語言因部落區位影響族群接觸經驗而有些微差異,像是南面知本部落,受排灣族、魯凱族語影響而濃濁音明顯,北面的卑南部落則受阿美族語發音方式影響,且因與漢人互動頻繁,而能流利使用俗稱臺灣話的福佬漢語。
(二) 親屬組織
卑南族的政治領袖、祭司與巫師,在不同領域扮演專業角色,以維繫部落的政治、儀禮與疾病醫療等生活照護需求。卑南族男性社會關係表現在年齡階級與會所制度;婚姻家庭以母系大家族制為原則,重視母系家系傳承的本家、宗家觀念。近代受社會環境影響,親屬制度轉為偏向父系運作的模式。
各家族中擁有共同祖先者,屬於同一宗族;宗族中傳承久遠,並且有家氏的稱為「大宗本家」;由本家分出,自家也有分家者,稱為「小宗本家」;由家中分出尚未有分家者,稱為「分家」。每一宗族中通常只有一個大宗本家,跟十幾個分家。同一祖先的宗族,屬於同一氏族,以知本社為例,有三個氏族,每個氏族有共同的祖廟、共同的親族首長,也有共同的會所,氏族的領導者也代表參與部落的事務。
(三)婚姻制度
卑南族的傳統婚姻制度中,家族氏名與家屋財產由長女繼承,居住方式由男子入居女方家庭,在民族的社會文化分類上,稱為母系社會。目前,傳統從妻居的婚姻方式已經相當少見。
(四)部落制度
卑南族部落內傳統政治領袖為ayawan,負責協調部落中的重大事件,並領導部落的獵首與征戰行動。祭司(rahan)掌管祭祀禮儀,由男性擔任,是祭典儀式中的領導人物。祭司必須熟知曆法、氣象與歷史,並且懂得傳統歌謠與舞蹈,作為部落傳統農耕與生活之指引,被認為是博學多聞的賢能之人。巫師(na temaramaw)男女皆有,凡是有疾病者,族人都會請巫師施法、作法,以恢復健康。
(五)年齡階級與會所
卑南族的男子,12、13歲就要進入少年會所集體住宿,開始進行嚴格的訓練,包含體能與知識訓練,時間長達六、七年之久。17、18 歲時,卑南少年由少年會所轉入成年會所,進行更進一步的技能訓練。進入成年會所後分為四到五個階級,成員們需要服從資深的長者,負擔較多的勞務工作,並學習競走、摔角、野外求生與狩獵等技能。民國80年(1991年)卑南族也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,知本、初鹿與南王分別在部落蓋新會所、成立青年會與文化工作協會,辦理歷史尋根與母語復振工作。
(六)飲食文化
卑南族傳統主食為農業產物的粟、旱稻、甘薯、芋頭等,狩獵獲得的動物肉類以及河川魚貝類,提供了蛋白質的來源。卑南族人在慶典時,食用以月桃葉包裹糯米粉糰、鹹豬肉做成的月桃小米、糯米粿粽,是卑南族傳統食物的代表。檳榔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零食,也是祭祀時的重要物品。
(七)服飾文化
卑南族人製作衣服以麻為製作材料,傳統織布顏色鮮豔,以紅、黃、綠等顏色,夾雜黑、白兩色來凸顯多層次的菱形紋路,並搭配細緻的十字繡花形紋。卑南族的不同服裝,區分出不同的性別及年齡階級,不僅強化社會身分認同,也表現民族內分明的社會關係。男子服裝按年齡階級區別,以青年服飾最為華麗,分為上衣、黑短褲、套褲、檳榔袋、腰袋等部分,盛裝時還可佩刀並配戴琉璃珠或銀飾。適婚年齡的少女服裝最為漂亮,有頭巾、上衣、肚兜、腰裙、綁腿等。頭目、祭師在盛裝時,另有羽冠與肩袋;女靈媒(巫師)則另有肩飾,凸顯其身分之特殊性。卑南族人在祭典時,會編織花環給族人,或者是為會場中的來賓戴上。進入成年會所服役期的男子,只能戴上蕨類的草環(守喪者亦同)。成年及除喪儀式完成後,即可戴上漂亮的花環。慶典活動中獲得越多花環的人,表示友誼與社交關係良好,也成為祭典中最讓外賓印象深刻的飾品之一。
(八)產業
卑南人最早的農作物為小米,後來才有禾、麻、菽、麥等作物的出現。水稻耕作技術與器物,在十八世紀由卑南王Pinadray 引進,讓農業生產與技術興盛一時。日本殖民統治時期,水稻受到政策鼓勵與支持,耕作面積大量增加。民國50年代(1960年代)之後,部分作物則轉為釋迦與荖葉等經濟性作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