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噶瑪蘭族

社會制度
(一) 母系社會
  母系婚姻傳統的噶瑪蘭族社會屬於母系社會,男性於成年結婚後隨同妻子居住,並以家中女性長者為尊。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花蓮地區的噶瑪蘭族人,仍以民族內的通婚為主,民國60年代(1970年代)開始後,與其他民族之間的通婚比例逐漸增加。
(二) 部落組織
  噶瑪蘭族中年以上的男性稱為長老,由長老共同決定部落內重要公眾事務,並由頭目擔任召集人,也負責對外聯繫與執行。長老制度肩負部落內外溝通、聯繫的任務,像是文化傳承、祭典舉行,以及行政部門與部落之間的公共議題協商等,都是由長老們與頭目共同討論後決定。
(三) 年齡階級
  年齡階級制度是維繫部落的重要力量,按照年齡分為不同階級,負責統籌規劃與執行部落各項事務。像是在新社部落的男性族人,早期會依照年齡階級進行插秧、除草、收割等農務分工;目前在豐年祭典辦理時,各年齡階級也負責祭典中的各項準備與執行工作;平時則以勞務分工、部落服務為主要精神,除分為老年、青年之外,也加入婦女組。
(四)服飾文化
    噶瑪蘭族男女傳統服飾 獨特的香蕉絲方布技術 十九世紀末期,馬偕傳教士進入蘭陽平原傳教時,蒐集了一些噶瑪蘭族傳統服裝,有麻棉毛製造的織花長衣、綴珠垂鈴腰裙、頭飾等,是結婚時新娘穿戴的服飾。十九世紀的結婚服飾,以挑織的紅、藍、黃三色菱形、米字、曲折形與八瓣花葉形紋路為主。目前常見的傳統服裝形式,上半部是方衣系統,用兩幅布縫合而成,下半身則以一塊布料裹身,以黑色、白色為主,年長者則為全黑打扮。噶瑪蘭族還有製作香蕉絲方布的技術,香蕉絲適合男性於熱天時穿著,也可以製作背袋、檳榔袋等配件。 
(五)產業與飲食
  噶瑪蘭族以農作、漁獵為主要的經濟生活,傳統作物以地瓜、芋頭、水稻、陸稻為主。農業生產之外,也搭配採集海菜、貝類等海中食材。狩獵為男性的活動,在每年10月至隔年3月之間進行。狩獵者在狩獵進行前,會先用檳榔、香菸、酒與動物內臟進行祭祀,祈求山神保佑豐收,主要獵物為果子狸、水鹿與山豬等。每年春天莿桐樹長出新葉時,族人就開始整修漁船、漁具,等待莿桐花開的4至9月之間捕捉飛魚。
(六)貿易交換
    噶瑪蘭人善於航海與貿易,十九世紀以前,住在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人,會將生產的米糧利用舟船運輸,往北到基隆、臺北交換物資,或往南到花蓮平原交換黃金,或在海上與外國商船交換布、鐵鍋與裝飾品等。這些貿易交換的痕跡,都在史前考古文物中可以看的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