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築工藝
(一)建築
1.祖靈屋
每年農曆8 月的祖靈祭,如遇有族人願意擔任「pariqaz(主祭者)」,此年即為大過年,大過年的祖靈祭儀為期約20餘日;如果無人願意擔任主祭者,稱為小過年,一般為期約4 ∼ 5日。大過年時,族人們會在祭儀初程搭建祖靈屋,作為重要儀式,祖靈屋建材為竹子、木頭、茅草等,以就地取材為主,並以農作穀物、獵物獸骨等裝飾祖靈屋。祖靈屋約二至三坪,屋內放置酒甕、被毯,並在火塘裡升火,供祖靈取暖。祖靈祭中程,由高交、陳氏長老帶領族人們恭迎最高祖靈(日月盾牌)進入祖靈屋,女性禁止觸摸。祖靈祭期間族人每晚在祖靈屋前的廣場吟唱傳統歌謠與舞蹈,遇有月事和懷孕女性不得進入祖靈屋。祖靈祭完成後,祖靈屋隨即拆除,是一臨時性之祭儀建築。
2.家屋
邵族傳統家屋,邵族一百年前的傳統家屋平面格局為矩形,生活以三腳灶的火煻為中心,兩坡式的屋頂上覆蓋蓁草,剖竹編造雙層外牆、穀倉設置於室內,生活起居與農作功能存在於同一居室。興建傳統家屋時,以部落族人集體協力、男女分工完成。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邵族人被集體遷村至現今伊達邵部落之後,生活受到漢族影響甚重,家屋型式也跟著改變。以往族人普遍使用土埆磚造及瓦片,至中華民國政府主政後,家屋幾乎皆以鋼筋水泥、鐵皮等建築而成。無論時代如何演變,自早期至現今,族人於新居落成時,都要隆重地邀請女祭司到家中祭拜祖靈籃,請該戶祖靈入屋。
(二)工藝
造船早期邵族人會以整棵樹幹刳空來製成獨木舟,主要作為部落對外之交通工具,公眾性獨木舟服務部落族人,最多能承載5 ∼ 6人,而供家戶使用或捕魚家戶個人使用的獨木舟則較小,僅容納1 ∼ 2人。中華民國政府主政之後,禁止族人上山砍伐樹木,傳統獨木舟刳挖樹幹製作的技術逐漸少見、失傳,取而代之的是以木併版製成之獨木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