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築工藝
(一)建築
雅美(達悟)族家(asa ka vahay)包含主屋(vahay)、工作房(makarang)與涼臺(tagakal)三種建築,建築材料為木、石、竹、茅等。主屋(vahay)建於地穴中,依山坡高低挖成階梯式的地面,挖出的土壤置於四周,只露出屋頂於地表,成為半地下式的屋體形式。主屋最早為一個出入口的棲身小屋,由單身男子或年輕夫婦在懷孕時離開家庭建立,並隨著經濟能力改善後另外尋地建造三門、四門主屋。工作房(makarang)又稱為高屋,分為上、下兩層;上層為白天工作之用,下層空間多作為儲藏之用,可放置柴薪、漁具。涼臺(tagakal)是高於地表的干欄建築,是以茅草蓋頂的長方形單屋,族人不但在此休息乘涼、製作漁網、編織籐籃,夏季也可在此過夜。
主屋、工作房、涼臺之間的前庭常立有靠背石,由三塊石頭組成,除了是看海與交誼的地方,也是族人交換意見的空間。東清 lranmeylek中華民國政府為改善居住品質,於民國60 年代(1970年代)規劃雅美(達悟)族人開始入住新式國民住宅,傳統的空間需求也跟著調整,屋頂取代涼臺成為看海的空間,屋前走廊則作為原來與親友、鄰居交誼的空間需求。
(二)工藝
金銀工藝 男子銀盔 蘭嶼並沒有生產金銀礦物,原料與鍛冶技術是從菲律賓的巴丹島傳入。黃金因為具有超自然靈力,被傳統巫師用來治病,並可作為男子胸飾的材料;銀片則由交換獲得,是製作男子手環、銀盔甲與女子手環、耳環、胸飾的材料,這些銀飾品都是重要場合中的配件、飾品。
造船雅美(達悟)族人傍海而居,舟船是漁業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,可分為1∼3人乘坐的小船(tatala),及6∼10人乘坐的大船(cinedkeran)。當原船老舊需要重新造船,或者是漁船組織擴增成員需要更大的船隻時,如原來8人船組要成為10人船組時,會開始籌備造船計畫。造船約在秋末冬初的11、12月份開始,需要三到五個月的時間,完成的新船不刻上花紋。新船加刻花紋的造船工作,在夏天的7、8月進行,並於9、10月雕刻工作完成後舉行新船落成禮。大船的製作由15 ∼ 27塊木板拼接,經修整、雕刻與彩繪而完成;船舟上的色彩以紅、黑、白三色為主,雕刻常見的圖案有同心圓紋、人形紋、波浪紋、十字紋等。同心圓又稱為「船之眼」(mata-no-tatara),出現在船頭、船尾的左右兩側,像是船的眼睛,具有避邪、指引方向與報佑平安的意思;人形紋象徵神話中最早的男人Mamooka,手腳細長以深入海中捕魚;波浪紋是代表波浪的三角幾何圖形;十字架紋則是近代受到天主教影響所形成,也有避邪的功能。同心圓組成的船之眼又稱船眼紋,具有避邪、保平安和指引方向的意涵。